气体含量的影响
通过对82B 盘条做氧、氮分析, 发现盘条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5 ~ 85) ×10- 6 , 平均为68. 42 ×10-6 , 氮的质量分数为(50 ~ 60) ×10- 6 , 平均为54. 09 ×10- 6 , 远远**标准要求(wO ≤25 ×10- 6 ,wN ≤30 ×10-6 )。钢中含氮过高会造成钢质恶化,氮能增加钢的实效硬化性, 使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抗冲击性和韧性显著下降。钢中的氧也会对钢的力学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影响程度与氧的浓度以及含氧的夹杂物类型、分布、多少有关。钢中的氢危害较大, 随着钢中含氢量的增加, 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 尤其对于82B 这样的高碳钢, 在加工冷却过程中, 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随吐丝温度的提高, 盘条的抗拉强度有明显的升高, 这似乎与吐丝温度越高晶粒越粗大、吐丝温度越低晶粒越细小的理论相矛盾。其实, 此类钢经过微合金化, 加之在轧制时进行了控温轧制, 经过回复与再结晶, 形变奥氏体晶粒已经相当细, 即使提高了吐丝温度, 对晶粒的粗化程度相对很小, 因而对强度的影响可忽略。
但应该注意的是, 由于轧机设备负荷的限制, 开轧温度不能太低, 否则设备易发生事故。另外, 如果开轧温度控制过低容易造成坯料加热不均, 奥氏体化不均, 碳化物不能充分溶解, 铸坯中的疏松等缺陷不能完全消除, 造成盘条通条性能差及较终组织异常。
(4)强化控轧控冷技术, 采用合适的开轧温度、吐丝温度及轧后冷却速度, 以获得理想的细索氏体组织。
(1)中心偏析是连铸小方坯代表性的缺陷, 解决的方法是增大连铸坯尺寸, 大于180mm ×180mm 为宜, 以提高轧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