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我国钢结构建筑的设计步骤主要是:依据弹性方法计算钢结构各构件内力;依据弹塑性方法验算钢结构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由于钢结构达到极限状态时,就会进入弹塑性变形阶段,会造成结构内力的重分布,按现在的方法设计,不能保证构件承载力可靠度的一致性。
自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以来,现代科学的空间思维也融人到钢结构建筑里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以前建筑的认识和创造方式,以钢结构为主的新产业新技术新工艺也逐渐增多。本文主要阐述钢结构工程设计中的问题及钢结构建筑的设计,供大家参考。
现在我国的规范对地震多发区高层钢结构的高度比为:钢一砼结构为5,纯的钢结构为6。现行规范的高宽比限制主要根据低于150m的高层砼结构提出的,能否适用于**高层的钢结构,还需要深入研究。
钢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内容是连接节点的设计,应该在结构分析前对节点的形式进行充分思考和确定。必须避免较终设计的节点与结构分析模型中使用的形式不完全一致的情况。此外,节点设计还必须考虑安装螺栓、现场焊接等的施工空间及构件吊装顺序。
钢材的锈蚀程度可由其截面厚度的变化来反应。检测钢材厚度(必须先除锈))的仪器有超声波测厚仪(声速设定、耦合剂)和游标卡尺。超声波测厚仪采用脉冲反射波法。超声波从一种均匀介质向另一种介质传播时,在界面会发生反射,测厚仪可测出探头自发出超声波至收到界面反射回波的时间。超声波在各种钢材中的传播速度已知,或通过实测确定,由波速和传播时间测算出钢材的厚度,对于数字超声波测厚仪,厚度值会直接显示在显示屏上。
目前我国没有高层钢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计算程序,缺乏空间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软件。1.4.3、钢一砼结构高跨设计问题
建筑的设计不仅仅在于外观上的美感,还在于建筑间的互相协调能力。钢结构建筑也是建筑的一种,它在具有钢结构建筑特殊性的同时也具有普通建筑的一般性。所以在满足钢结构特个性设计的同时,也必须满足一般建筑的共性。由于钢结构的特殊性,通常在建造钢结构建筑的时候,会导致部分细节部位出现偏差或者裸露在外。因而在设计钢结构建筑的时候,为力求建筑形象和建筑功能的**结合的同时,设计复杂化和工程精细化也更加严苛。
现在我国很多钢结构实际计算层间很难满足规范的要求,因此,目前钢结构设计标准的层间变形是不是合理,需要更进一步的解决。另外,很多高层钢一砼混合结构的层间变形也亟待解决。